第二十七章 用药

    第二十七章 用药 (第2/3页)

    当然,这种轻松可遇而不可求,所以,大部分时间,抢救室都是一片乱糟糟的。

    塞了呼吸器的休克或昏迷的病人,大面积烧伤的病人,最多的还是呼吸困难的病人,他们介于一类重症和二类重症之间,乃是抢救室的常客。

    “啊啊啊啊啊啊~”

    隔壁床的中年男人突然浑身抽搐起来,周围的家属乱作一团,连忙“医生”,“医生”的高叫了起来。

    一名副主任医师立即快步走了过去,低头看了一眼,就对跑步而来的住院医道:“准备除颤仪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护士不用吩咐,就开始建立静脉通路,以准备输液。

    另一边的护士则推了抢救小车过来,给病人做心电、血压、血氧监测。

    霍从军带着凌然,站在数米外,忽问:“怎么用药?”

    “呃……”凌然对于抢救用药的了解,只存在于书本,只能拼命回忆。

    “该下命令了。”霍从军明显是在做模拟训练,或者说是现场教学。

    同样的题目,在医学院的期末考试卷上,或许只值五分,但在现场的气氛下,却催的人冷汗直冒。

    凌然感受着来自四周的紧张气息,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道:“肾上腺素,利多卡因静推。然后……葡萄糖注射液,利多卡因静点……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负责抢救的副主任医师下令道:“肾上腺素,利多卡因。”

    紧接着,副主任医师亲自上阵,开始做心肺复苏,再是除颤和注射。

    旋即,又听他继续下令:“5%葡萄糖,250毫克利多卡因静点。”

    标准的抢救操作,紧张而有序,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,就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
    凌然眼睛盯着护士的脚步,耳中听着医生的命令,没有紧张,只是兴奋。

    他兴奋于5%的葡萄糖,兴奋于250毫克的利多卡因,兴奋于标准计量的输液袋,还有抢救的标准程序。

    这种确定性,最重要的是,病人的即时反馈,令人着迷。

    在别的行业,正确与错误之间的边际很模糊,经常要很长时间,很多的后续变化,才会显现出正确与错误。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