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招兵标准

    第二十九章 招兵标准 (第2/3页)

 当然了,上面也是有考量的,在他们想来,给蔡仍五百个指标,蔡仍如果只招一两百个士兵,就算给足额军饷,还有大把的剩余,而且哪有给足额军响的傻子?

    可他们万万没想到,蔡仍不仅准备招齐五百人,还准备当个给足响的“傻子”。

    有人可能问了,那蔡仍不就得往里贴钱了吗?

    这是自然,否则蔡仍又怎么能牢牢抓住金吾军的兵权?

    扯远了。

    招兵大旗一展开,蔡仍就让人将黄橙橙的铜钱摆在四周,并将金吾军的军响清清楚楚的写出来张贴在招兵墙上(就贴在招兵告示边上),并且声明,只要被选上进入金吾军,就先发三个月的饷银,即每人九缗(这只是新兵的军饷,随着兵龄增加,军响也会增加)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一缗大概能买两百斤左右的大米或半匹布,三缗足够养一家人了,换而言之,蔡仍给应招者的待遇绝对丰厚。

    兵源充足,蔡仍给的待遇又绝对丰厚,应招者自然云集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蔡仍当然要挑最好的兵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什么?我落选了?”

    初试处,一个彪形大汉难以置信的嚷嚷道。

    不仅彪形大汉难以置信,不少围观的人也都一脸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只见这大汉,黑熊一般的身体,铁牛似的筋骨,胸前一带盖胆黄毛,背上两枝横生板肋,臂膊有千百斤气力,眼晴射几万道寒光,任谁见了,都会竖起大拇指,道一声:“好汉子!”

    而且,有认出这个好汉子的人,知道这个好汉子可是远近有名的豪侠许猛,有一身很不错的武艺,即便是赤手空拳,五七人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。

    然而,像许猛这样的好汉,竟然都落选了,并且是在初试阶段!

    这让众人纳闷不已!

    再一看被蔡仍选上的人,众人就更纳闷不已了——蔡仍选上的人,除了黑大粗壮皮肉结实以外,一个比一个普通,全都是一幅憨憨的样子,其中几个一看就是那种脑中短根弦的人,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,这几个人很明显就是笨、呆、木、反应慢,他们哪里能比得上许猛?众人实在是想不明白,蔡仍他们为什么选这样的人加入金吾军,也不选许猛这样的好汉加入金吾军?

    这许猛,在阳武县能闯上偌大的名气,自然不是轻易就能打发的,尤其他还自认占着理。

    因此,见自己落选了,而那些傻啦吧唧的人却被选上了,许猛当即就不干了,他也不理将他刷下去的蔡仍家的家仆,而是直接就冲到蔡仍坐着的地方,抱拳道:“将军容禀,小人许猛,阳武县本地人,仰慕将军威名,特来应招参军,却不想,小人的一腔报国热情,却换来了初试都没通过的结果,小人自问还有些武力,也粗通兵书战策,实不知为何会落选?还请将军告知!”

    蔡仍抬眼看了许猛一眼,不答反问:“你是城里人吗?”

    许猛答道:“小人生长在阳武县城,自然算是城里人。”

    蔡仍又问:“你可曾在官府任过职?”

    许猛答道:“小人曾在本县当过两年狱卒,应该算是在官府任过职。”

    蔡仍再问:“你胆子小吗?”

    许猛答道:“小人一身是胆。”

    蔡仍直言不讳的总结道:“你不符合我的招兵标准,所以你落选了。”

    蔡仍曾读过戚继光的《纪效新书》、《练兵实纪》。

    戚继光选兵有四不要和四要。

    四不要分别是:

    一、城里人不要。

    按照戚继光的标准,城里人见过世面,对上级的命令不太服从;

    二、在官府任过职的不要。

    戚继光认为,在官府任过职的人,对政府的体系已经十分熟悉,十足的兵油子;

    三、四十岁以上的人不要,皮肤白净的不要。

    戚继光认为,年龄大的人,体力不支,按当时的说法皮肤白净的人都是劳动不多的人,难以吃苦;

    四、胆子特别小、胆子特别大的不要;

    胆子小的人,不用多说,这样的人根本就当不了好兵,而胆子特别大的人,则容易偏激、冒进。

    而四要则是:

    一、要标准农民,每天在田工作的。

    农民能吃苦,又有体力,重要的是服从管理;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