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募捐

    第7章 募捐 (第2/3页)

    “朕,很失望。不止对自己,对你们也很失望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该死,上不能与君分忧,下不能解百姓离苦。”内阁首辅魏藻德跪倒请罪。

    事可以不做,但样子该做还是得做。

    “臣等有罪!”众臣跪倒一片。

    “都平身吧。就依李邦华之计,太子,永王,定王,六宫内眷以及内臣百官等少数人随行,其余人等与朕固守京师,等待勤王之师。至于去往南京的官员名单,就由李邦华来拟定吧。”

    崇祯早就想明白了,无论历史还是现实,摆在他面前有且只有三条路。

    守,逃,谈!

    首先排除逃。

    一旦南逃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天子守国门的承诺变为一纸空谈;辽东几十年,无数男儿血染疆场,成为一场游戏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千里勤王的吴三桂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。如果他像历史上那样投降建奴,历史的悲剧可能会重演。

    届时崇祯不但对不起朱家先祖,对不起战死沙场的英灵,更对不起涂炭的生灵。

    其次排除和谈。

    有明一朝,不和亲、不赔款、不割地、不纳贡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

    他不能坏了底线。

    最终答案:守。

    历史上崇祯耗时十七年都无法拯救大明,一周时间他更做不了什么。

    当下唯一能做的是守住北京。

    只要李自成攻不进北京,大明的基本盘就还在,历史或许可以重新书写。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,臣等谨遵圣旨!”李邦华带领三十多个官员下跪领旨。

    支持李明睿的官员们见状,经过短暂的思考后,也纷纷跪地领旨。

    皇帝把随太子出行的大臣名单交由李邦华拟定,说明什么?

    说明李邦华已经在悄无声息间受到了重用。

    想去应天避难,必须向李邦华站队。

    眨眼间,朝堂半数官员跪地接旨。

    魏藻德脸色凝重。

    对他来说,上策是把皇帝皇子全都留下献给李自成。

    只要逼迫崇祯下了退位诏书,就是天大的功劳,李自成也会给他升官加爵。

    但若是让太子跑了崇祯留下死守北京,事情就复杂了。到时候不但没有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