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捷报入京,金銮殿震动!

    第十五章 捷报入京,金銮殿震动! (第2/3页)

.......

    当夜幕降临,大同镇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。

    那些逃跑的鞑靼人不仅留下了大量的马匹,还留下了十多万头牛和羊。

    这些丰盛的肉食,配上中原的美酒,使得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。

    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士兵们,都是从死神手中逃脱的骁勇之士,同时也是幸运儿,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。

    幸运的是,这样一场晚会让他们有机会尽情地释放压力,享受胜利的喜悦。

    身为此番战役的最大功臣,骠姚校尉贾钰备受全军将士的尊崇与敬仰。

    每当他出现在晚会上,都会引来无数将士的欢呼和掌声。

    经过这场战斗,贾家宁国府的嫡子贾钰在九边地区声名鹊起。

    尽管在其他地方可能还不太为人所知,但在大同和宣府两镇,贾钰已经被视为无可争议的军神,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京城中的帝皇。

    而这正是他所追求的目标。

    对于贾钰来说,军职和爵位并不是最重要的,他更看重的是名声。

    只要他的名声在,即使他没有一官半职,只要他在大同镇振臂一呼,就会有无数人响应他的号召。

    在大胤朝的雍熙三年九月一日的卯时三刻。

    金銮殿中聚集了数百名大臣,他们按照次序就座,准备参加每月一次的大朝会。

    “皇帝陛下驾到!”

    随着一声尖锐的宣唱声响起。

    所有的大臣都纷纷跪地行礼:“参见陛下!”

    雍熙帝在一群宫女和太监的簇拥下走上皇位,并坐下后挥了挥手说:“众卿家平身吧。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!”

    满朝的大臣们这才陆续站起身来,整理好自己的仪容站在一旁待命。

    “如今边关战火连天,三十万征北大军正在大同镇外与三十万鞑靼骑兵激战正酣。”

    “辽东镇方面传来紧急消息,说女真族正在暗中调兵遣将似乎有所图谋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西北的甘肃镇也发来奏报,称瓦剌大军已经集结似乎打算与鞑靼遥相呼应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局势危急不知道,各位卿家有何良策可以化解这场危机?”

    雍熙帝神色凝重地扫视着殿下的大臣们沉声问道。

    他的话音刚落,整个金銮殿就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,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这种军国大事稍有不慎,就可能导致家破人亡的严重后果,因此没有人敢轻易涉足其中冒险提议。

    “难道我堂堂大胤朝,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替朕分忧解难吗?”

    看到大臣们都默不作声,雍熙帝的眼中隐隐闪过了一丝怒火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站在左侧文官首位的吏部尚书、保和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张廷玉挺身而出:“启禀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
    “无论是女真族还是瓦剌族,都企图在我们大胤国遭难时趁机掠夺,但我们有九边固若金汤的防线,他们又怎能轻易攻破呢?”

    “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迅速平息大同的战乱,只要迫使鞑靼人退却,甘肃和辽东的危机自然会得到解决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臣认为吏部尚书的提议很有道理。大同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,如果继续拖延,恐怕局势会发生变化。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魏东亭声音洪亮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臣等赞同兵部尚书的观点。”

    满朝官员异口同声地支持。

    此刻,皇位上的雍熙帝感觉到额头的青筋在跳动。

    朝堂上,除了张廷玉和魏东亭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,其他人都像无脑一般。

    如此庞大的朝廷,数百名官员却大多是庸碌无为之辈,这真是一种悲哀!

    同时,神京的永定门外,一名锦衣骑士策马飞奔,背上插着三面小旗,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
    “捷报!捷报!征北军大败鞑靼敌军!”

    “捷报!捷报!征北军大败鞑靼敌军!”

    他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城门,随着他的奔驰,这消息迅速传遍了京城的每个角落。

    中央大街上,行人纷纷避让。

    报捷的锦衣卫一路无阻,直接冲入皇宫。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“大同来的捷报到了!”

    乾清宫的内侍苏培盛激动地冲入殿内报告。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听到这话,皇位上的雍熙帝猛然站起,脸上满是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他即位三年来,战报频频,但从未听说过捷报,今天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,又怎能不震惊。

    “陛下,大同镇派出了八百里加急的捷报信使到神京。”

    “那名锦衣卫信使此刻正在殿外等候。”

    苏培盛急忙补充道。

    “快!快让他进来!”

    雍熙帝已经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,大声命令道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乾清宫的内侍苏培盛亲自走出大殿迎接。

    金銮殿内的文武百官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殿门的方向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,一名满脸疲惫的锦衣骑士大步走进大殿,恭敬地行礼:“锦衣军百户周顺参见陛下!”

    “平身,快将捷报详细道来。”

    雍熙帝的脸上满是急切,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名锦衣军百户。

    锦衣军百户周顺迅速从怀中掏出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